桓仁桔梗
桓仁地處山區,野生藥材資源豐富。據《桓仁縣志》(1877-1985第二章第四節)記載,桔梗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桓仁桔梗野生較多,或食用或供藥用。1979年后,需量驟增,資源日少,供不應求,為解決供求矛盾,開始人工栽培”。
桔梗又名包袱花、鈴當花、道拉基、白藥、利如、梗草、盧茹、房圖、苦梗、苦桔梗。
桔梗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桔梗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草坡、林緣,有栽培。分布于全國各地。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均有分布。
桔梗為深根性植物,根粗隨年齡而增大,當年主根長可達15厘米以上;第二年的7-9月為根的旺盛生長期。采挖時,根長可達50厘米,幼苗出土至抽莖6厘米以前,莖的生長緩慢,莖高6厘米至開花前(4-5月)生長加快,開花后減慢。至秋冬氣溫10℃以下時倒苗,根在地下越冬,一年生苗可在零下17℃的低溫下安全越冬。 種子在10℃以上時開始發芽,發芽最適溫度在20~25℃,一年生種子發芽率為50%-60%,二年生種子發芽率可達85%左右。且出芽快而齊。種子壽命為一年。
桔梗喜涼爽濕潤環境,野生多見于向陽山坡及草叢中,栽培時宜選擇海拔11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帶,對土質要求不嚴,但以栽培在富含磷、鉀的中性類沙土里生長較好,追施磷肥,可以提高根的折干率。桔梗喜陽光耐干旱,但忌積水。
一、特殊品質
桓仁桔梗根呈圓柱形或紡錘形,長6至20厘米,直徑1至2厘米。表面淡黃白色,微有光澤,有縱溝紋、皮孔、及支根痕;頂端根莖長0、5至4厘米,直徑約1厘米,莖痕排列呈盤節狀。質硬脆,斷面可見放射狀裂隙,皮部類白色,形成層環棕色,木部淡黃色。氣微,味微甜、苦。
營養素含量(每100克):碳水化合物(克) 3.60、纖維素(克) 3.60、維生素A(微克) 27.00、維生素C(毫克) 7.00、胡羅卜素(微克) 160.00、鎂(毫克) 54.00、鈣(毫克) 137.00、鐵(毫克) 7.70、鋅(毫克) 0.78、銅(毫克) 0.28、錳(毫克) 0.84、鉀(毫克) 677.00、磷(毫克) 60.00。
二、藥用價值
宣肺,祛痰,利咽,排膿。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膿。尚有理氣、活血、消食、安神作用。因而被廣泛用于各種方劑及臨床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一部)記載:桔梗苦、辛、平。歸肺經。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 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
三、產量優勢
桓仁大量人工種植人參(家參),人參起獲后,參地瘠薄,種植其它農作物無法生長,而種植桔梗卻長勢良好,這為人工種植桔梗提供了廣闊的基地。
種植技術的改良和提高,桓仁桔梗種植成為農民的又一條致富門路。目前,桓仁桔梗種植的面積達7千余畝,年產干品桔梗23萬余公斤.
四、綠色優勢
桓仁桔梗生長山林或坡地(廢舊參地),遠離村鎮,不受污水和廢氣的污染,也不噴灑農藥,從而保證了其天然綠色品質。
桓仁桔梗的銷售
桓仁桔梗質量優、數量多。由于其具有食用和藥用雙重價值,以其為原料制作的“狗寶”朝鮮族小菜,清爽可口,人人喜愛,是餐桌上常見的輔菜,深受廣大民眾的青睞。
桓仁桔梗主要銷往沈陽、黑龍江、吉林、大連、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寧波、香港、臺灣等地,國外遠銷日本、朝鮮、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桓仁桔梗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評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